心肌病、聾病、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癥……你可能想不到,這些看似毫無關系的重大疾病,或許與身體里的線粒體出了問題有關。
線粒體,常被稱為細胞的“發(fā)電機”,一旦出現(xiàn)故障,將會導致一系列線粒體疾病,主要累及心臟、腦、骨骼肌等高能量需求的組織和器官。過去,線粒體疾病是困擾臨床多年的“老大難”,治療大多“治標不治本”,缺乏根本性的有效治療手段和藥物。
最近,記者從浙江大學(臨平)基礎醫(yī)學創(chuàng)新研究院了解到,由浙大生命科學學院和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嚴慶豐教授團隊負責的科研項目取得新進展,不僅發(fā)現(xiàn)了線粒體疾病的潛在治療劑,更為該類疾病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國際頂級醫(y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臨床研究雜志》),并申請專利。
罕見病例成為研究突破口
嚴慶豐從事線粒體功能障礙與人類疾病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科研就是需要馬不停蹄、永不止步,永遠有新的東西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研究、去解決。攻關基礎研究的路上,更是如此?!彼硎?,正是這種對科研的無限熱愛和不懈追求,推動著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行。
“新事物往往代表著未知,但也代表著機遇。我們的研究其實就源自多年前的一個‘新’病例。”嚴慶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