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
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的重要零部件,該產品完美契合輕量化、高精度等需求
進入空間傳感時代的眼睛,3D成像和傳感市場將翻倍增長
下一代人機交互的硬件接口,國內首款這類機器人正式亮相
西門子與阿里云達成戰(zhàn)略合作
上海AI實驗室開源全球首個醫(yī)療基礎模型群
【主題詳情】
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的重要零部件,該產品完美契合輕量化、高精度等需求
機構指出,人形機器人的手指空間狹小,因而人形機器人手指關節(jié)需配備更多小型化且能夠輸出較大力的電機。屬于直流永磁伺服電動機的空心杯電機完美契合人形機器人對應手指關節(jié)輕量化、高精度等需求。
空心杯電動機在結構上突破了傳統(tǒng)電機的轉子結構形式,采用的是無鐵芯轉子,也叫空心杯型轉子。這種新穎的轉子結構徹底消除了由于鐵芯形成渦流而造成的電能損耗。同時其重量、體積和轉動慣量大幅降低,從而減少了轉子自身的機械能損耗。由于轉子的結構變化而使電機的運轉特性得到了較大改善,不但具有突出的節(jié)能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具備了鐵芯電機所無法達到的控制和拖動特性。作為“電機皇冠上的明珠”,空心杯主要應用于醫(yī)療設備、機器人手部關節(jié)、無人機飛行器、紅外鏡頭等高精尖領域。東吳證券指出,假設特斯拉機器人達到百萬臺量級、單臺成本有望達到19萬元,其中單臺機器人空心杯電機模組價值量約7200元??招谋瓚妙I域較高端,設計及制造壁壘高,看好人形機器人這一應用對空心杯電機市場規(guī)模的拉動,空心杯電機核心供應商有望充分受益。
上市公司中,江蘇雷利表示,空心杯電機是公司重點發(fā)展的核心產品,公司的核心技術優(yōu)勢在于能實現空心杯電機的批量生產,并掌握精密齒輪箱減速器的核心技術。鳴志電器的“步進電機、無刷電機、空心杯電機及配套的驅動與控制系統(tǒng)、精密直線傳動系統(tǒng)和結構件模組”等產品廣泛運用“體外診斷、生化實驗檢測分析儀器、醫(yī)療影像、醫(yī)療器械、流體泵”等生化醫(yī)療應用領域。禾川科技在人形機器人涉及的核心運動控制部件中,公司有較成熟的伺服電機、步進電機、空心杯電機、無框電機等各類電機及相關傳感器產品,其中伺服產品在國內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其他產品均有實現量產。
進入空間傳感時代的眼睛,3D成像和傳感市場將翻倍增長
據Yole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2022年3D成像和傳感市場的收入達到82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總體3D成像和傳感市場將翻倍增長至172億美元。
蘋果于6月6日在WWDC大會上正式發(fā)布其MR設備Apple Vision Pro,并首次提出空間計算(spatial computing)概念。3D傳感器是MR設備獲取3D內容的核心傳感器,亦是進入空間傳感時代的眼睛。Yole報告指出,3D傳感的重點正在從移動領域轉向汽車和工業(yè)領域應用,朝向更大的市場多元化。智能家居應用,如無人機、XR頭戴設備、吸塵器機器人、智能門鎖和家用電器。與此同時,受到自動駕駛和新能源車的趨勢推動,汽車市場將在ADAS LiDAR和車內傳感方面迎來顯著增長。
上市公司中,歐菲光不斷研發(fā)升級3D Sensing模組并將其應用領域拓寬至智能家居、AI機器人等領域,公司已將掃地機領域開發(fā)的3D ToF方案成功應用在掃拖領域,實現前置ToF攝像頭與高精度傳感器的融合。凡拓數創(chuàng)3D可視化產品及服務,主要應用3D數字建模、渲染、3D制作技術、軟件開發(fā)技術,提供3D效果圖、三維影片、VR/AR內容、數字沙盤、裸眼3D、數字多媒體交互系統(tǒng)、立體(全息)成像系統(tǒng)等。茂萊光學的機器視覺鏡頭主要應用于半導體和3D掃描傳感器中,以及工業(yè)掃描識別、分篩、防護等,公司與meta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向其提供AR/VR光學測試模組、AR/VR光學檢測設備等產品。
下一代人機交互的硬件接口,國內首款這類機器人正式亮相
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展臺上,國內首款抑郁癥診斷機器人正式亮相。該機器人是基于天津大學的腦機接口技術而衍生出的一款產品,患者頭部戴上裝置采集信號,通過智能傳輸到芯片上進行解碼,分析大腦信號,判定最后是否患有抑郁癥。
從原理上來看,大腦和意識的物理本質是電活動。經過腦電信號采集、處理、解碼等步驟,腦機接口能夠把大腦活動轉變成對設備的控制指令,或者通過刺激大腦提供感覺反饋或修復神經功能??萍疾吭块L、中科院院士徐冠華在“中國生物經濟50人論壇”上表示,腦機連接的發(fā)展已經遠遠突破了原有認知的局限。這些進展拓展了人類認知自然世界的邊界,激發(fā)了生物應用的創(chuàng)新潛力,撬動出巨大的經濟社會價值。麥肯錫《TheBioRevolutionReport》預計未來10到20年,全球腦機接口產業(yè)產生經濟規(guī)模達700-2000億美金。
上市公司中,創(chuàng)新醫(yī)療近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創(chuàng)新醫(yī)療投資的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在過去一年實現了原理樣機的升級換代,并已經開始在患者身上進行在體測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翔宇醫(yī)療目前已有腦機電方面的產品10余項,比如團體生物反饋訓練系統(tǒng),實現了腦電的采集、評估及團體的訓練等。三博腦科作為“醫(yī)教研”一體化的學院型醫(yī)療機構,幾年前便開始使用腦磁圖、頭皮腦電圖、術中電生理等方法獲取癲癇和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腦信息進行輔助診斷,同時通過電極植入、DBS等技術進行相關功能神經疾病的監(jiān)測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