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想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基本上無外乎關注亮點,第一點車輛的價格,第二點車輛的電池安全等,而打開所有的汽車網站上面基本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事情,那么就是同樣是50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在價格上面小鵬汽車,帝豪(參數(shù)丨圖片)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是價格15萬到20萬朝上,而同樣車型的唐新能源,騰勢等售價基本上在20萬到30萬朝上,都說電池成本是電動汽車的大頭,如果這樣的話,怎么價格差別這么大?對于我們想買電動汽車并且想嘗鮮的人,應該怎么去選擇和購買呢?
電動汽車的成本構成是由三電等構成,但每家車企在車輛配置等方面也導致了價格會有所差距,以帝豪EV、廣汽新能源 Aion S等為例,在動力方面,帝豪EV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為120kW(163Ps)、峰值扭矩為250N·m的永磁/同步電機。Aion S采用了日本電產的“三合一”電驅系統(tǒng),最大公里為135kw(186Ps),最大扭矩為300N·m,而百公里加速為7.9秒,最大車速為156Km/h。通過電機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兩家的電機來自同一的品牌,但在價格上面幾乎是不同的。
作為車企雖然車輛上面是大規(guī)模的生產,但也只是賺了個辛苦錢,現(xiàn)在的車輛的電機價格現(xiàn)在幾乎也是非常高的,加上車企沒有自我研制電機的能力,那么在價格上面就沒有辦法降下來,其次在電池上面,電池的能力密度不同,自然價格上面也就不一樣了,那怕相差幾個幾十kw.H的電池密度,價格上面也會形成差距。再一個在車輛的配置上面也有不同,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和零件基本上也是要成本的。
車輛價格不同,雖然在續(xù)航上面一致,但作為我們想買電動汽車的人,可以從車輛的品牌售后等方面來進行選擇,尤其是車輛的售后方面尤為重要,避免去到一些三四線城市沒有售后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