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拉閘限電了么。
兩天前,發(fā)改委發(fā)布了《上半年各地區(qū)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表》。
高層點名了江蘇、廣東、廣西、福建等9個省份,在“碳達峰、碳中和、能耗雙控”的總目標下——
沒有大局觀,能耗強度不降反升!
緊接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開啟了新一輪的強制性“拉閘限電”。
今天早上,工廠主們從睡夢中錘醒的,應該是這樣的短信——
“受用電需求快速增長影響,用電負荷高速增長,電力供應緊張,需執(zhí)行錯峰用電/有序用電計劃……”
包括A股企業(yè)在內的一大波制造業(yè)企業(yè),被迫停產。
東莞、中山和廣州的企業(yè),自今天至9月底實行“停三天開四天”的有序用電計劃。
江蘇省內,包括晨化股份和聚杰微纖在內的A股公司,至月底前停產全部生產線。
浙江省內,迎豐股份和西大門等企業(yè),至月底前全面停產。
云南工業(yè)硅企業(yè),減產90%;黃磷生產企業(yè)和電解鋁企業(yè),至月底前全面停產。
浙江印染重鎮(zhèn)紹興柯橋,全面停產至月底……
此時此刻,有人開始帶節(jié)奏了——
工廠被關停的企業(yè)主們,上半年的日子不好過。
一邊是疫情偶爾沖擊,一邊是大宗漲價施壓。剛剛好過一點,就要限電停產。
降能耗,就不能分個時候么?
話講的很好,但看問題太淺,屁股也坐歪了。
限電停工,表面上看是為了“能耗雙控碳達峰”。
更深層的含義是,這是一場勒緊褲腰帶的戰(zhàn)斗。
奪取定價權。
拉閘限電,擺在臺面上的由頭都是“能耗雙控和碳達峰”。
真實意圖,顯然不僅僅如此。
前面我們提到,當下制造業(yè)的問題是——
原材料的定價權被國際資本掌控,嗷嗷暴漲,成品的定價權卻陷入產能擴張的內耗,競相殺價。
此時此刻,唯一的辦法就是——
逼企業(yè)減產!
減產之后,國際原材料的需求就下來了。需求下來了,原材料價格就穩(wěn)定盤整了。
減產之后,出口的總產能就下來了,產能下來了,成品價格就往上抬抬了。
反正只有我們率先控制了疫情,只有我們率先大規(guī)模復工復產,只有我們對原
材料的需求最大,只有我們能大規(guī)模對歐美市場提供成品商品。
如此一來——
原材料成本降了,成品價格漲了,能耗減少了,碳中和了,錢多賺了。
最好還能給已經深陷通脹漩渦的鷹醬,狠狠再輸出一波通脹,再燒上一把火。
舉個例子。
前面我們講到大宗瘋漲的時候,唯獨沒有提到鐵礦石。
鐵礦石的價格,被率先打到底部,穩(wěn)定住了。
怎么穩(wěn)定住的?
減產+控制成品出口!
早在5月份,我們主動壓低了鋼鐵產量,取消了鋼鐵企業(yè)的出口退稅,搞了一個鋼鐵行業(yè)的指導意見……
講到這里,問題來了!
逼企業(yè)減產的最快、最有效辦法是什么?
拉閘限電!
難道高層不知道“拉閘限電”會讓剛剛走出疫情、本不富裕的中小企業(yè),再次雪上加霜么?
當然知道,只是不得已!
不限電不減產,就壓不住大宗,拉不動成品價格。
大宗壓不住,成品價格漲不上去,就相當于中國用產能給全球流動性泛濫兜底。
拉閘限電的本質,是一場結構性去產能,是一場奪取定價權的生死戰(zhàn)。
這是一場大國對賭。
賭誰先熬不住。
是國際資本先熬不住我們的減產,大宗價格被打爆?
還是我們先熬不住減產帶來的供應緊張,進一步短期推高大宗價格?
是西方先熬不住我們的減產抬價,被我們狠狠輸出通脹?
還是我們先熬不住減產危機,上游通脹傳導到下游,引發(fā)國內通脹?
既是對賭,就必然有代價。
代價就是——
在這場對賭中,中小企業(yè)的日子一定不太好過。
大碗的粉絲中有大量的中小企業(yè)主,我想借此文來提醒大家。
第一,認清形勢,不要盲目樂觀。
無論你是否愿意,都被動的裹挾進這場大國博弈中。被動減產和結構性去產能,已經是必然。
不要盲目擴張產能,不要盲目樂觀。
第二,不要投機,不要囤積居奇。
自大宗猛漲以來,經常聽到有人說,做生意還不如囤原材料來錢快。
看完此文,我相信你已經知曉國家的目的是什么。
這是一場大國對賭的生死戰(zhàn),不要與大勢做對,更不要囤積居奇。
第三,風險意識,守好現(xiàn)金流。
所有備貨計劃都要慎重,所有客戶的大批量備貨都要先簽合同,再收定金。
所有客戶必須收現(xiàn)金,寧愿不做,也不賒欠賬款。
對賭之下,都不好過,現(xiàn)金流是一切的命脈。
第四,熬過去,活下去。
奪取定價權最好的辦法就是,整合產能,去掉一堆小的,合并一個大的。
市場主體變少了,管理就容易了,內耗競價就小了。
有些事情,沒辦法明說,你們都懂。
想辦法活下去,活的久一點,不要讓自己成為對賭的代價。
PS:最近后臺很多人留言,讓我聊恒大。
不聊了,沒意義。
去年11月份寫華夏幸福,今年6月份聊恒大,都是為了預警風險。
現(xiàn)如今,風險都暴了,該損失的,已經無法挽回。
再聊,就有點落井下石。
與其這樣,還不如預警那些還未發(fā)生的,就好像今天這樣。